大众网记者 秦瑾 报道中国正规股票配资公司
暑假期间,山东协和学院“传承沙海老兵志,声润昆玉践初心”实践团,跨越4000多公里山海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四十七团,在为期14天的实践中,10名队员专访沙海老兵后代雷建明,循着其父沙海老兵雷仕杰的足迹重走解放和田之路,探访老兵纪念馆与纪念碑,在戈壁绿洲间触摸历史温度,于奋斗故事中汲取青春力量,解码“屯垦戍边”的精神密码,开启了一场以探寻沙海老兵事迹、传承兵团精神为主题的实践之旅。
走进纪念馆,在史迹光影中探寻过往
7月30日下午,实践团抵达四十七团时,戈壁滩的夕阳正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镀上金边。馆内泛黄的行军壶、磨破的解放鞋、褪色的老照片,无声诉说着1949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征程——当年,十五团1803名指战员从阿克苏出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行军18天,行程1580公里,用双脚在沙海中踩出生命之路,最终扎根昆仑山下屯垦戍边。“展柜里那把用了30年的坎土曼,上面的每一道刻痕都是与沙漠较劲的勋章”,讲解员告诉团队成员们,他们本有三条路可以选择,其中两条沿途有水,行军方便,但要多绕行五六百里路,为了不让和田人民多受一天苦,抢时间、早日解放和田,战士们毅然决然地徒步穿越了“死亡之海”。
倾听传承语,从老兵故事里汲取力量
实践团专访了沙海老兵的后代雷建明,他今年71岁,是四十七团的退休职工,他的父亲雷仕杰,是一位沙海老兵。在雷建明家中,面对到访的实践团,他亲切地让大家坐下,并娓娓道来父亲的故事。“当年他们穿越沙漠来到这里后,收到‘十五团驻地万不能调’的命令,就留了下来,把根扎在了这。”提到父母的婚姻,雷建明笑着拿出泛黄的相册,将父母的合照展示给大家:“父亲用八包方块糖娶了母亲,维吾尔族老乡教他们种葡萄,他们教老乡种棉花,这就是民族团结的根。”最让队员们动容的是,雷仕杰晚年瘫痪在床,组织要给他特殊照顾,他却摆手说“别给国家添麻烦”,而雷建明自己,当年放弃克拉玛依的好工作,回到四十七团接过父亲的坎土曼,一干就是30年。“父亲说‘边疆的树要有人浇,边疆的门要有人守’,我不能让他的话落空。”字里行间的赤诚,让成员们深刻理解了“扎根边疆、奉献一生”的真正含义。
重走老兵路,在沙漠年轮里触摸初心
8月4日,实践团沿着1949年解放军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解放和田的路线出发,当双脚陷入滚烫的沙丘,队员们才真切体会到老兵们当年的艰辛。脚下的流沙每走一步都要陷下半尺,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地表温度直逼40℃,成员们扛着实践团旗帜,仅行进3公里便已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没有人抱怨炎热与疲惫,只有一种沉甸甸的敬意在心底蔓延:脚下的每一粒沙,都曾见证过先辈的挣扎与坚持;眼前的每一寸荒漠,都曾被他们用信念焐热过。这片沙漠的年轮里,藏着最滚烫的初心,正等着后来者用脚步去触摸,用心灵去读懂。
参观纪念碑,在沉默碑文中读懂担当
离开沙漠路段,实践团来到沙海老兵纪念碑前。这座矗立在四十七团场的纪念碑,由阿拉伯数字4和7组成,代表了四十七团,顶端的五角星在阳光下闪着庄严的光。讲解员告诉实践团,碑中金黄色部分是和田地图,其中红色标线是解放和田的行军路线,1949.12.22的字样被风沙打磨得愈发厚重,每一笔都像刻在历史的脊梁上。
致敬“三八线”,在坚守之地承续使命
8月7日,实践团来到沙海老兵屯垦戍边的“三八线”阵地。这里,沙海老兵纪念碑巍然矗立——碑体顶端的五角星熠熠生辉,正面“沙海老兵纪念碑”七个金色大字,在风沙中更显厚重。队员们手捧花篮,缓步至碑前,红绸“致敬屯垦英雄”字样格外醒目。碑侧的纪念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整齐排列,实践团深深鞠躬,弯腰时望见墙面刻痕,一笔一画间刻着开拓者的坚守。墙后便是陵园,一行行墓碑与纪念墙名字遥相呼应。当年在此坚守的他们,死后仍长眠于此,继续守护这片土地。望着远处防沙林与枣树,队员们读懂:“三八线”是他们用生命筑起的精神阵地,而传承,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勇担时代使命,在童声中共筑语桥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成为兵地融合的青春纽带。他们为团场职工群众的孩子们开设普通话小课堂,用知识搭建起兵地青少年交流的桥梁。成员们带着绘有沙漠动植物的拼音卡片走进课堂,用“骆驼”“胡杨”等孩子们熟悉的意象讲解发音,在欢笑互动中,让拗口的声调变得鲜活。那些带着沙粒气息的普通话词句,像播撒在童心土壤里的种子,既为活动添了温情,也悄悄为孩子们推开一扇望向更广阔世界的窗。
共赴民族舞台,在民族团结中同筑新篇
夜色降临,民族文化大舞台上维吾尔族的舞者舞步轻快,哈萨克族的冬不拉琴声悠扬,不同民族的旋律在风沙中交融,像当年老兵与各族乡亲并肩开荒时的笑声,质朴而滚烫。成员们一齐上台,载歌载舞间为团场群众们带来新的生机。舞台上的红绸与星空相映,各族儿女在歌舞中手拉手、心贴心,恰如一颗颗饱满的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热闹的场景,正是对“屯垦戍边”最好的注解:不仅要守住土地,更要让民族团结之根扎得更深,让文化交融之花绽得更艳,让这份坚不可摧的民族团结化作同心筑梦的力量,在这片热土上共同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目前,实践团已整理出访谈实录,拍摄20余条老兵故事短视频中国正规股票配资公司,将通过学校官方平台发布,让更多人知晓沙海老兵“屯垦戍边”的坚守和“跨越沙海”的传奇。从齐鲁大地到昆仑山下,山东协和学院的学子们在这场跨越地域的实践中,读懂了“忠诚、担当、坚韧、奉献”的兵团精神。正如他们在实践日志中所写:“沙海老兵用生命在沙漠里种出了希望,我们要带着这份精神,在新时代的土地上种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理想。”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