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至8日,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二届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以“生物工程塑造未来产业”为主题,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共同探讨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领域的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说,面向未来,学校将积极把握生物经济领域加速创新、塑造未来产业格局的黄金机遇期,深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两新两大”战略,围绕精细化工与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强化有组织科研攻关,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工程创新高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表示,先进生物制造是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颠覆性产业技术,已成为国家战略,也已成为全球竞争的高光焦点,需要我们跨学科建立新的底层发展逻辑,全力推动其跃升,助力中国在全球生物经济中占据领先地位。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张宏翔说,新一代智能生物反应器将推动合成生物学成果高效转化,为生物医药、绿色材料等领域提供颠覆性解决方案。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新材料处处长陆寅表示,上海正加快落实国家战略,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聚焦先进材料、消费品、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动合成生物技术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
上海市合成生物产业协会会长董树沛呼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上海合成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开幕式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叶邦策主持。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杨胜利回顾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辉探讨了微球核心材料在生物制药全链条创新中的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分享了食养智慧驱动下“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升级与发展。
此外,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湖大学教授曾安平,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华东理工大学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魏东芝等,分别就合成生物学、生物反应器工程、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生物制造等议题发表了演讲。
本次会议设置了4个分会场股票配资平台门户,分别围绕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生物催化与酶工程、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生物材料与生物医药等方向进行了报告交流。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